Q3:實施同志教育於法有據。如果還有擔心,可以再多做些什麼?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教同志教育,依教師專業自主判斷提供學生同志教育,本來就完全合法。如果還是有擔心,我們可以再多做些什麼?
1. 如果在課堂上講述同志故事、同志家庭繪本、或同志相關的時事,這屬於老師的教學活動,不用送課發會審查。
2. 如果是全年級或全校且全學期使用之自編自選教材,或是教學活動,寫在課程總體計畫,並送課發會審查。
3. 若校方需要老師提供性別平等教育實施之依據,可以填寫回覆表單如範例:
不論在九年一貫或十二年國教的課程中,只要符合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各領域之課程設計原則的教學活動,皆可適時融入課程中。
註:依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除審定之教科用書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或學校得因應地區特性、學生特質與需求、領域/群科/學程/科目屬性等,選擇或自行編輯合適的教材。全年級或全校且全學期使用之自編自選教材應送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審查。
Q4:我可以如何開啟多元性別的教學?
在各種教學舉例當中,提到多元性別者的故事或時事,除了進行性別融入教學,也可以增進學生對於多元性別的理解。
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已經有許多老師們正在做同志教育的融入教學,歡迎到台灣性別平等教育的官網找資料!
Q5:我們可以如何建議學校重視並落實多元性別教育?
首先,找到盟友是第一步!可以和學校同事聊聊性別相關的議題,看看是不是能夠找到理念相近的盟友,在學校建立關心多元性別教育的社群,一起推動同志教育。
以下是可以繼續深耕校園的步驟:
1. 提出學生的需要:在教學現場是否發現學生有接受性別平等教育和同志教育的需求呢?只要學生有學習需求,學校就應該提供充分的資源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
2. 向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提出建議:提出校園中有實施同志教育的需求。
3. 積極進入學校的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可以發揮更多影響力推動校園內的多元性別教育!
Q6:校方若反對老師教導目前「有爭議」的同志教育內容,我該怎麼辦?
同志教育不是爭議性內容,老師在校園進行同志教育一直都有法源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兒童權利公約》(CRC)、《終止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以及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都支持學校進行同志教育。
如果校方真的反對老師教導同志教育,我們可以這麼做:
1. 聯合其他可能支持同志教育的同事,向教務處反應這件事涉及教學自由及性別平等教育法的精神。
2. 若自己的教學受到干涉,可以蒐集相關資料或錄音蒐證,向性別團體諮詢,請團體向地方相關公部門組織反應(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性別平等委員會、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等),或透過集體訴願的方式向教育部反應。也可以聯絡在地教師工會組織,反應自己的教師專業自主權受到損害。
3. 若有學生因為「不教同志教育」而權益受損,可以協助學生向學校的性別平等委員會檢舉。(違反性平法第13、14、16條,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若校方反對老師教導同志教育,才真的於法無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