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 Static Version
Loading

雪山西稜縱走 2018.12.12~12.16 (四天四夜)

爬山一年多了,百岳都是走短天數3日內的行程,只有10月去了趟南湖走4天,一直很想嘗試挑戰更長天數的高山縱走, 之前有山友揪, 但不能請假就沒得跟, 後來是可以請假但沒人揪, 爬山的朋友已經不多, 現在又進入秋冬, 怕冷的人也不想這時爬百岳, 10月的某一天, 好像是我剛從南湖下來, 珮慈問我對雪山西稜有沒有興趣...只要走6天,我幾乎沒有遲疑就 加入了!這就成了我的第一次縱走行程(天知道後來怎麼變4天哈哈)

出發前 研究了行程,大部份走雪西都是排6~7天,5天的已經是少數,我們的行程雖然號稱5天,但第1天只到七卡,只走了60分鐘就到山屋根本不能算一天,所以這行程其實是完完整整的走4天~按照上河出版社的步程,每天都要重裝走10小時以上,OMG! 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行不行,出發前一週都逼自己早點睡覺調整作息,很怕拖累隊友

爬山前最怕的就是看到天氣不穩定的訊息, 雖然說冬季的天氣變化不會那麼劇烈, 但是我們出發的前幾天氣象局還是發布了東北季風特報, 幸好這個東北季風的水氣沒那麼多..中央氣象局的預報降雨機率都在10~20%, 本以為是陰天的機率比較高, 連防曬都懶得帶了, 結果⋯幸好有帶太陽眼鏡

雪山西稜傳統路線(東進西出), 簡單說就是從武稜農場進, 台中的小雪山森林遊樂區(230林道)出,這個路線因為921大地震,造成230林道多處坍方,路況不佳,政府封山一封就是10年,直到2016年底才重新開放

雪山西稜 總長約 80 KM 途經 雪山東峰, 雪山主峰, 火石山, 頭鷹山, 大雪山, 中雪山..等百岳
D0: 武陵農場(雪山登山口) -> 七卡山莊(宿)

一路上經過 汐止,宜蘭,南山部落,思源啞口都在下雨,但到了武稜農場天氣卻非常好,應該要謝謝南湖群峰擋住了東北季風

傍晚抵達武陵 多雲晴天 好的開始~讚啦!

這次大家都是帳棚伙食自理,背包的重量也差異頗大,由於我想走輕量化,都帶乾燥食物為主,所以背包最輕,只有16.7kg(但已是我目前背最重的重量), 珮慈背18kg , 逍遙,韓大跟江博士都背20多kg, 最扯的是海董背了29kg 還說是最輕的一次 ⋯這群隊友真的很威

這趟縱走的裝備與食物
16:40 啟登前團照 後排 左 海董、右 領隊韓大、前排右一 江博士(67歲了超強)右二 珮慈 右三 逍遙

領隊韓大把高山縱走當廚房在走,其它的隊友都走過岳界知名的四大障礙之一馬博橫斷,走過的百岳最少有50顆, 最多有90幾顆,我認真覺得我是亂入這隊欸, 似乎有點越級打怪了, 不過不走怎麼知道自己有幾斤重勒, 虎怕虎,大不了走到圈谷走不下去...自己回頭唄

17:44 在天全黑之前 抵達七卡
剛到山屋大家都不餓,就開始聊天,怕冷的開始喝酒暖暖身, 今晚七卡包場啦
走出山屋 抬頭能看見月亮與星星,明天的天氣一定不會太差

隔天是最硬的一天,要從七卡重裝到火石山營地,晚上9點前準時上床睡覺, 隔天3點要出發, 2點前要起床煮早餐跟收拾背包, 就算睡不著也要逼自己睡著阿... 第二次睡七卡 還是覺得七卡很好睡阿(跟369比較起來...)

D1: 七卡山莊(2460M) - 369山莊(3100M) - 圈谷底部(3500M)- 翠池叉路(3803M)- 翠池(3520M)-博可爾草原-火石山下營地(3050M) 宿
凌晨3點 披星戴月出發,期待日出後的大藍天

領隊韓大的腳步不會太快,但很神奇的我們都比預定的時間早到,我覺得應該是很少停下來休息的關係,幾乎是走2小時才會小休一下,也不會休太久以免身體冷掉,途經東峰叉路時,只有熱血又是健腳的逍遙要上東峰拍照,因爲他腳程快,我們其它人就繼續緩慢穩定的前往369⋯ 後面還有得爬勒, 能保留體力就保留吧..難得理智, 畢竟這次可不是2~3天就下山的行程

5點55左右抵達369山莊 小休補充食物 清晨溫度大約五度
前輩們先走 小輩們繼續自拍 (photo by 逍遙)

小休後 繼續出發前往雪山黑森林 & 圈谷底部

日出染黃了芒草坡~ 搭配雲海太正點了 (photo by 逍遙)
超美的日出過山頭 (photo by 珮慈)
照到陽光整個身子都暖了 精神又更好了

雪山 的特色之一: 冷杉純林黑森林 , 這片黑森林只有冷杉 沒有別的樹種,整片整齊壯觀 這次很幸運, 逍遙也發現了長鬚山羊在陡坡下面吃草, 拍不到, 用眼睛觀賞就好.. 哈哈

逍遙 超厲害的角色誒 體脂5%
經過黑森林活水源 直接來口甘甜的高山泉水
珮慈發現楊筑石

黑森林大致都是緩坡向上,只有最後一段快看到圈谷的路會比較陡上一點,輕裝走很ok,背上平時不習慣的重量就有點⋯小辛苦,不知道是不是沒有沿路補充熱量,走到圈谷底部時腿有點無力感⋯腳軟阿

8:14分 抵圈谷底部

韓大要帶大家走直上北稜角/翠池的路,不走傳統雪主Z字型的路,逍遙想去雪主,所以他跟我們走不同的路,健腳才能重複登山頭啦,我只想專心走完 雪西的那四座

重裝上圈谷 要走的很慢 步伐小 還要一直停下來回頭看美景 才不會太痛苦
圈谷後方 在雲霧之上的是武稜四秀
重裝陡陡上碎石坡... 累阿 喘阿
9:30 抵達北稜角/翠池叉路(風超大)
在此小休一下 (Photo by 逍遙)

這個圈谷稜線叉路, 是整趟雪西縱走的最高點(除了有去主峰的之外) OH~ YA 大爬升終於結束了!下翠池之後的路程幾乎都遊走在 3100~3550M的海拔, 從碎石坡溜去翠池大休吃午餐吧!

翠池碎石坡 (Photo by 珮慈)
下翠池碎石坡 (Photo by 逍遙)

我是第一次走翠池碎石坡,感想是真的蠻好滑的,需要用登山杖平衡好,才不會滑過頭邊走邊滑真的很快就到

旁邊的紅白旗桿是雪季標示
從上面中間那個凹處 走下來
壯觀的北稜角&碎石坡
看到翠池山屋了 進入神級的玉山圓柏地盤
翠池 3520 公尺 台灣最高的天然湖泊

翠池是臺灣雪山山脈的高山湖泊,位於雪山主峰西方約一公里,雪山七號圈谷之下,雪霸國家公園境內,地屬苗栗縣泰安鄉,為大安溪之源。翠池所在地海拔高度3520公尺,是臺灣高度最高的天然湖泊。翠池在泰雅語中,名為「Siron Hagai」,意為石頭水池 by 維基百科

終於可以坐下來 啪太陽 煮水吃熱食 在此大休50分啊 感恩韓大 讚嘆韓大
翠池山屋 / 翠池土地公 (Photo by 珮慈)
逍遙跟土地公請安

OK ~ 今日路程上半場 結束 !11:30啟程 繼續前往今日的終點站 火石山下營地,接下來大部份是下坡 & 平路 還有一點小山坡要爬~ 走吧!還不到中午呢!

經下翠池(已乾沽) 沿途風景都很美 好多大顆的玉山圓柏,也能看到雪北山頭露臉
12:30 抵博可爾草原,已經開始起霧

草原上的山頭是博可爾山,博可爾山別稱雪山西峰或博可鹿山(Bokol),海拔3265M,位居120岳、145岳(六易-3)、150岳,是由翠池三叉山分出之整個雪山西稜的第一座山,東距雪山主峰約4公里,西南距火石山約3公里,東西側鞍部分別拔高130及300公尺,算是形勢獨立的一座山峰,但在東面高聳的聖稜線對比之下,山勢顯得小巧、柔和許多。

因為博可爾山不是正統百岳 ~ 所以⋯ 沒有特別要去走,下次排6天行程可以走一下 ~ 哈

火石山指標處小休 (Photo by 逍遙)

從凌晨3點七卡出發,到這背著重裝已經走了9個小時,後面還有 3KM 才到火石下營地,在山下平路走 3KM 很近啊,在3千海拔的高山又把家當16kg 都背在身上,真的走不快⋯走到腦袋空白、行屍走肉的感覺~ 這時珮慈說:博可爾草原好像是雪西最美最可看的一段,後面好像沒有更可看的了,明明我也有做功課, 但我竟然一時也這麼覺得, 在草原拍了幾張照,有點失望起霧了!心想雪西最美的該不會就這樣了吧... 哪知後面的行程只有美到眼珠凸出來,下巴掉下來而已啊!

前往火石下營地路途會經過幾次這樣的石瀑 跟池有的長好像 (Photo by 逍遙)

還好 真的走到快要崩潰邊緣的時候 ,火石下營地到了!但另一個壞消息是,石壁沒水,要下切溪溝找水

海董比我們早一小時到了營地,逍遙人太好堅持要壓隊走我後面,否則我推估他也可以早一小時到營地納涼 ~ 驚架拍係

14:55 抵達火石下營地 腹地不大 我們搭一頂4人帳,3頂2-3人帳 已滿滿滿

我跟珮慈一組,分工合作,搭完帳篷後,她就跟韓大們去取水,我負責整理背包,鋪鋪墊子、睡袋啊這些雞毛蒜皮小事,水還沒取回來也不能燒水煮東西

約莫半小時左右 取水大隊回來了,聽說下切的石頭路陡,青苔多溼滑不太好走,真是辛苦大家了

在火石下營地這天的傍晚到隔天清晨有飄霧雨,是縱走唯一比較差的天氣狀況,但其實看這裡的樹木跟石頭可以感覺這裡應該都是這樣的天氣,容易起霧,潮濕,腹地小,不是太優的營地

熱紅豆湯、營火、烤香腸 = 提振士氣好物,可消除疲勞,明天負能量歸零重新開始繼續努力

前輩升火,小輩撿柴烤香腸
手錶只記錄到下翠池沒多久,9 小時多就沒電了 ~泣
D2: 火石下營地(3050M)-火石山(3305M)-火石下營地-大南山西鞍營地-弓水山-頭鷹山(3507M)-奇峻山(3525M)-奇峻山營地(3423M) 宿
5 點輕裝出發, 下著霧雨, 5:55分登頂火石山, 天色未全亮, 隱約可以看到對面的大雪山 露出頭來

火石山為台灣知名山峰,也是台灣百岳之一,排名第51。火石山高達3,310公尺,屬於雪山山脈,行政區劃屬於苗栗縣、臺中市。火石山南方有頭鷹山,北邊連接雪山。其特色為冰河侵蝕過的山峰,特殊的尖形山峰突起於週邊山稜。

我的雪山西稜行 第一顆百岳 火石山
不免俗的 拍張登頂照吧
6:50 回到營地 ,慢慢收帳

7:20左右 收拾完裝備 背包 準備出發

到大南山前的路況 倒木、石瀑、箭竹林、獨木橋
在大南山營地前先取水,準備等下煮麵用
路途一處碎石坡 展望不錯
箭竹隧道
大南山西鞍營地 這時有點陽光 趁休息來曬一下帳
大南山營地 一邊是大藍天 一邊有雲霧
大南山西鞍營地 腹地較大 算是理想的紮營點

過了大南山營地之後,往前望去有比較明顯的爬坡

前方那個山頭好像是弓水山
左前方向遠方的山頭好像是頭鷹山
繼續出發囉
沿路多箭竹草坡
途經弓水營地
走進了一片箭竹林 抬頭看見一座很帥的山頭,韓大說這就是等下要爬的頭鷹山啦!怎麼看起來很遠?
倒木、石瀑、箭竹林 是一路上最常見的風景

韓大說:等會上頭鷹山的那段路是很陡的大魔王,這時候我心裡想,看資料從弓水山到頭鷹山爬升也不到200M 會很陡嗎?

看到這個牌子代表陡上要開始了
這段需要背重裝爬升70度的陡坡 需要手腳併用
頭鷹山陡上 (photo by 逍遙)

這段路真的爬的很累,越爬越慢,我已經不想去想領隊在前面要跟上,我只想放空走自己的速度,最好整隊都放生我吧!直接約營地見如何(心裡這麼想,卻沒有說)

爬上稜線後,以為頭鷹山到了,看到韓大在指標處休息等我們, 馬的勒!原來頭鷹山還沒到阿, 在爬完後面那個山坡才會到

到這的時候感覺好累!我現在只想坐著休息曬太陽,第一次爬山爬到笑不出來

要再走完這個坡 才是頭鷹山山頂
走這個坡也蠻累的

頭鷹山 壯觀的崩壁地形

有膽識的珮慈還走到崩塌地上拍照

崩壁在側還是要注意不要太靠邊

腿沒力, 走這個陡坡真的走的很沮喪

上去就到頭鷹山了~加油吧

14:30 抵達頭鷹山頂

頭鷹山為台灣知名山峰,也是台灣百岳之一,排名第26。頭鷹山3,510公尺,屬於雪山山脈,行政區劃屬於臺中市、苗栗縣。頭鷹山南方有大雪山,北邊連接火石山。

重裝爬頭鷹山 讓我無言的一座山
頭鷹山團照

今天的行程只要再走個緩坡上奇峻山再走個500公尺就到奇峻山山坡營地,時間似乎蠻充裕的,心情頓時輕鬆不少,想到這,肩膀的疲累也消失了,好像再走幾個山頭也可以的感覺!但是今天天氣太好,晚上又剛好有雙子座流星雨,韓大安排在奇峻山坡紮營真的太剛好太適合了啦~

前往奇峻山的路上,逍遙在一處山坡上喊我們,要我們上去看看,原本真的有點懶的再爬一個坡,但他說這裡景色很美不上去看會後悔,於是乎我們就上去了..

爬上一個坡後,映入眼簾的是滿滿的⋯大平台(誤)是大雲海啦!

大雲海
沒懼高症的這兩位 才敢上去那石頭上拍照
我是坐著 手還要扶著 冏 (photo by 逍遙)

前輩們已先走去奇峻山坡營地紮營喝下午茶,小輩們還在頭鷹山附近慢慢摸,拍照拍個夠

自拍高手 by 逍遙
右上方遙遠在雲之間的是雪山主峰,我們昨天才從那走過來的耶!覺得自己有點厲害

16:10 抵奇峻山頂

奇峻山 / 逍遙
奇峻山 / 珮慈
人在大自然中 就是這麼渺小 by 珮慈
雲海之上的都是超過3千米的山頭老朋友啊!
16:50 配著夕陽 把帳篷搭完
奇峻山營地照 by 珮慈
取水路上拍的美麗夕陽 (夕陽落入大雪山的稜線下) & 奇峻山無敵雲海 (冬季限定)
夜晚風大 這裡的海拔高比較冷,我們3個開內帳門,關外帳門躲在帳篷裡煮麵吃⋯(photo by 逍遙)
韓大的弟弟做的魚干炒辣椒豆乾,好吃到爆炸,看照片我又想流口水了🤤(photo by 逍遙)
這晚的星星是我看過前幾名多的 (照片只有調光, 沒有自己亂點啦)
每晚必備的精神之火, 珮慈,逍遙跟海董大大一起烤了香腸與魷魚, 我拍完星星後就早早躲入睡袋中休息
這天的紀錄比較完整 (火石下營地 - 奇峻山營地)

明天又又是行程滿檔的一天, 韓大預計凌晨三點啟程,可惜無法在奇峻山這看日出, 下次我要在這看日出(走六天) 哈哈

D3: 奇峻山營地(3423M)-大雪山北峰-大雪山(3530M)-匹匹達山-下230林道-林道26K處紮營(2420M)-輕裝折返中雪山(3173M)-林道26K(宿)
6:25 抵大雪山頂 剛好看太陽升過山頭

大雪山 位於台灣苗栗縣泰安鄉與台中市和平區交界處,屬於雪山山脈西稜,標高3,530公尺,排名第23,山頂有編號 1545的二等三角點,為台灣百岳名山的「十崇」之一。為大雪山稜脈(或稱雪山西稜脈)上的最高峰,其山基盤寬闊,滿山淺竹如茵,可說是位於雪山山系最漂亮的草原景觀之一。by 維基百科

大雪山 團照
日出永遠看不膩
大雪山頂幸運見到觀音圈
回望剛摸黑走的大雪山草原(好美)
大雪山頂全景

由於小輩們又拍到忘我,前輩就收拾背包先走一步

要離開這美麗的大雪山稜線 下切到 230林道
途經 匹匹達山
匹匹達營地
望向 美麗的山稜線
過了匹匹達山 到要下切乾溪溝的這段路都很美!
前往大名鼎鼎的230林道
看到這指標 往230林道方向走,經過一大段濕的矮箭竹林
下降一段路後會看到大雪山之門(2顆樹)

過了大雪山之門,會走一段大小石頭的乾溪溝

乾溪溝一直下切切到溪底就對了
乾溪溝的石頭上紅色是一種藻類 by 珮慈
乾溪溝切到看到拉繩登山條 就要取左高繞
看到這個標誌,超級陡又超級滑的路開始
這裡很陡又滑。要抓兩旁的芒草慢慢下
坍塌的舊大雪山登山口標示 陡下結束
230林道活溪
在此小休

接上230林道,在抵中雪山登山口前,約28K一處崩塌地沒拉繩,我個人覺得這裡是整段林道最恐怖的

28K 左右的大崩塌
我走的時候有幾步找不到穩固的踏點
這滑下去 看不到底ㄟ
12:20 抵達中雪山登山口附近營地紮營
美美林道紅地毯
Alfie 逼我帶上山的冰爪 帶好玩的
萬綠中一點紅 (photo by 珮慈)
13:00 再輕裝出發 登中雪山
沿路還是紅地毯
中雪山,會邊爬邊笑,一開始陡上覺得還好,但陡上個沒完沒了變本加厲之後,你會內心一笑,然後想:這是在開玩笑嗎!還沒陡完!
沿途巨木參天
一直陡上,箭竹、倒木、70度石壁拉繩
起登2小時後 15:00抵中雪山頂
簽到版的概念?
超好用大容量保溫壺

中雪山為台灣知名山峰,也是台灣百岳之一,排名第79。中雪山高達3,173公尺,屬於雪山山脈西稜,行政區劃屬於苗栗縣。中雪山略北地方接連大雪山。

腳程超快的逍遙跟海董早登頂了,所以還多走10幾分鍾石壁路程,到林文安老前輩的紀念碑,我們其它人都沒去,有點可惜,下次有機會再來一定要去致敬

林文安紀念碑 by 逍遙

休息吃吃喝喝休息25分鐘之後~ 原路下山 超陡上變超陡下

16:50 回中雪山登山口

天還亮著 打完收工,雪西的百岳山頭都走完了

晚餐時間當然要繼續搭配神奇火焰
韓大 做的布丁 ~ 就感心
海董賞的魷魚 超感謝!

今晚大家心情都更輕鬆了,明天就把林道踢完回家,韓大難得只有今晚跟大家在火堆旁邊聊比較晚,前2晚他都很早休息,覺得帶縱走的領隊心裡壓力也蠻大的吧!

手錶前一晚忘了充電,今天都沒紀錄,但從海拔3530M下降到林道2400M左右,再上中雪山折返,總爬升一定有破1000M,總下降應有2000M , 好長的一天啊!但是卻沒有想像中的累,縱走果然只有前2天會感到痛苦,之後都會笑著爬完~

D4: 230林道26K - 18K倒塌工寮 - 11K 雙流營地 - 9K 大崩塌高繞處 - 雪霸國家公園界線 - 230 林道入口 - 小雪山遊客服務中心

今天就是 230 林道一日遊, 23K 踢好踢滿, 但我覺得今天是行程走的最輕鬆的一天, 因為重的食物都吃完了, 背包最輕(只剩14kg), 然後因為是要回家了, 所以心情也輕鬆, 暫且不要去想那個 9K 大崩塌會不會很難走的話 ...

6:10 天微亮就出發,今天不摸早黑
幽默的領隊 韓大
三位前輩們
紅地毯特輯
10:45 雙流營地小休 吃麵

9K 大崩塌的高繞路即將到來

先80度攀樹根往上
這崩塌也超深
再拉繩緩下
這段是往下爬
繩子抓緊不要放 小心通過
9K 高繞後需拉繩下
大崩塌結束

接下來就沒什麼難度的康莊大道了

13:48 經雪霸國家公園界標
14:38 經過很多可愛小狗的工寮
14:58 出230林道鐵門
自拍高手再來一張 完美 Ending by 逍遙
謝謝韓大安排的慶功宴 太好吃了😋

這趟雪山西稜的感想是, 高山縱走真的會上癮, 第一二天感覺特別累, 但休息一晚隔天又可以重新開始, 幸好這趟行程身體沒有什麼特別的不舒服, 除了不常背重裝造成肩膀痛, 背痛, 膝蓋痛.. 這些痛為了我最愛的高山... 我都能忍阿.. 看到美麗的風景什麼痛都沒了阿..

這次縱走我竟然完全沒有把羽絨外套拿出來穿, 從頭到尾都穿軟殼外套而已... 果然是有加持過有神力的軟殼外套阿... 還是其實是NANGA睡袋太厲害?

能平安的完成這趟雪西縱走挑戰, 感謝很多人, 謝謝領隊韓大, 登山頭時都會給我們有Power的擊掌打氣! 四位神一般的隊友, 隊友就跟裝備一樣, 沒有最好最強的只有最適合的啦.. 最後還要感謝出發前帶我去龍山寺拜拜保平安的重要人物.. 謝謝x100

END

Report Abuse

If you feel that this video content violates the Adobe Terms of Use, you may report this content by filling out this quick form.

To report a copyright violation, please follow the DMCA section in the Terms of 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