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一回造訪紐西蘭南島的皇后鎮,已經過了十一年。上次是春節的旺季去,房租漲了一點五倍。沒想到這次是雪季去,房租一樣看漲,還好訂的早,房租目前只漲了一成左右。
出發的半年前,花了一些時間比較不同的住宿選擇,一開始就鎖定以公寓為主的住宿, 結果做了功課後,最後租了一整棟的房子 The Lairds Bothy。
紐西蘭的住宿很特別,十三年前寫過一篇「紐西蘭住宿選擇經驗談」,前陣子重新歸納了一下,大概就是一般酒店、公寓、B&B、汽車旅館、背包客棧這幾種。
訂房的方式可以選擇飯店本身的官網,或是 OTA 平台(網路旅行社/網路訂房中心)。其中一般酒店很好理解,就是房間可以住宿,但沒有廚房、洗衣設備,房價相比之下也實惠一些。
汽車旅館有的有簡易廚房,也有洗衣、烘衣設備。公寓則是東西很齊全,空間也大。至於 B&B 一般都有提供早餐,有的還有下午茶,然後可能會有公共空間,會讓所有房客聚在一起社交。
前面提到紐西蘭住宿特別的地方是公寓式飯店,除了有飯店本身的物業集團管理外,也會有零星的散戶購買或租賃了那區的住宅,然後自己推出來賣,房務部分可能就是委託飯店管理,所以 Airbnb 上會看到很多房子格局跟公寓式飯店的一樣。
例如位在湖邊的 Oaks Shores,就有分旅店經營,跟一般屋主經營兩種。而離市中心很近的 St James Apartments,則是由很多屋主打著同一個品牌來出租(也在同一排的建築物裡),但每一間房間的裝潢都不一樣(而且有新有舊,差異非常大),預定之前要確認好是哪一間房才行。原本想訂這邊的房,但是熱門的早就銷售一空,只能說下手要盡早。
如前所述這邊個體戶房東很多,就是專營短租物業,如下方推薦的那個節目一樣。這些物業不是只有在 Airbnb 上面上架,而是在各個 OTA 都有上架。所以一樣的房子也會在 Booking、Agoda、或當地的 OTA 上看到。
推薦節目:短租潛力股
但可能 Airbnb 的佣金收的低,所以比價後 Airbnb 上面最便宜。另外當地應該有個 Channel Manager 的服務,可以同時管理多個平台上的銷售庫存,我發現我從 Airbnb 上付款訂房後,其他 OTA 相同時段就都顯示賣出,無法預定。
在 Airbnb 看當地房間時,很多看起來都很舒適,要選擇那一間真的是相當困難。同樣的,在台灣上架到 Airbnb 的房子,設計感真的有點慘不忍睹。
說回選定房間的問題,在 2012 年時,我發現了 The Rees Hotel, Luxury Apartments & Lakeside Residences 這間複合式酒店,它同時有提供一般飯店房型、公寓式房型、以及獨棟房型的房源。
當時我在臉書上張貼了一篇短文,附上了飯店連結,提到這裡看起來真的很棒。我跟老婆說,如果我最終決定去皇后鎮的話,就表示我存夠錢了。看來我要持續努力才行,有夢想才有機會啊!
一開始我就鎖定了 The Ress 的湖景兩房型公寓,但住宿一天要價約台幣一萬四左右,我們一共要住九晚,費用也挺驚人。後來又多做了許多功課,除了看一般的 OTA 房源之外,也在 Airbnb 上面搜尋。
Even the Hilton Hotels & Resorts likes the view from our lobby!
我還為此整理出一個皇后鎮的心願單,有要前往皇后鎮的朋友也可以參考看看。
多做了功課後,發現有三個臥室的獨棟房源,也有美麗的景色,加上活動空間更大,費用還便宜了三萬多(這個差價可以去滑雪三天),最後我選擇了三臥,位在山上有獨立車庫的 The Lairds Bothy,也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房子。
至於 The Ress,只好下回再說了。不過這次旅程中,還是有透過 first table 預約了位在 The Ress 裡面的餐廳 True South Dining Room, 也算圓了 2012 年的夢想(住不起,但吃得起)。
由於是第一次在國外使用 Airbnb 訂房(我們在國內使用過兩次),所以下訂之前先去信詢問了一些問題,在房東回信解答之後不久,我就訂了這間位在山丘上的小屋。費用是分兩次付款,頭筆費用是台幣 50,923,尾款台幣 43,861 是入住兩週前扣款。
入住前收到了房東寄來的入住守則,裡面提到了自助入住的方式、居住期間的規定、垃圾分類的方式、房屋整理的原則、以及退房時的注意事項。另房東是委託物業管理公司代管,所以居住期間有任何問題,都讓我們直接跟物業經理人聯絡。
飛往皇后鎮當天,出了點小插曲。出發前已經有先做功課,一個小時四十分鐘的時間從奧克蘭國際機場趕往國內機場,時間上有點緊。主因是要先拉行李過關檢查,然後從國際線航廈搭車或走路前往國內線航廈。
抵達的當下,就感受到紐西蘭步調的悠閒,太過悠閒所以什麼都來不及。我們的班機延時了二十分鐘,加上海關只有兩個人驗護照,所以當我們踏出海關時,飛機剛好飛走。我觀察到至少有五組人都趕不上這班飛機。還好安排後可以搭 12:05 的班機(本來是說要排到下午五點)。
緊急去電租車公司,更改了取車時間,影響不算太大。也讓小孩體驗一下,旅遊過程中會遇到的種種狀況。為了節省時間,我們是延著地上的綠線,從國際航廈走到國內航廈,結果比同行友人搭免費接駁車還快。
說來有趣,我們這趟跟友人會面的時間,就只有在奧克蘭與皇后鎮機場這段時間,接下來因為彼此行程安排不同,就再也沒碰過面了。我們分別在奧克蘭還有皇后鎮的紐航辦事處開了證明,回國後不便險每人賠了台幣兩千元,四人理賠了八千元。
紐西蘭國內線的航班,已經遍佈自助式機台,我發現幾乎所有旅客都是用機台在託運行李,辦理手續。我們從奧克蘭飛皇后鎮的行李,也是透過這個機器列印貼紙,掃描行李秤重後,送進行李輸送帶的,無人化的程度相當高。
到租車公司 Thrifty 取車後,發現配到的 SUV 有點小,幸好只有四人,後來把一個後座椅子放平,多塞了兩個行李順利解決。前往民宿之前,先去了一間小超市買了簡單的食材,推車上這樣的東西,差不多是台幣四千三百多塊(NZD$205.59),就算是自己煮食,當地的物價也不算便宜。
在超市購買完食材之後,我們就依之前定位的路線前往 The Lairds Bothy。因皇后鎮地形的關係,房屋群是沿著山丘而建立的,因此道路會有出現很多陡坡,Google Maps 會避開路線繁忙車段,所以導引的路線都要爬坡或下坡,行程中有一天我不信邪,硬要開鎮上平緩的主要道路,結果塞車塞好久。雖說是個小鎮,但車流量也是很大的。
小屋的位置經過事前功課的準備後,非常好找。到達後依行前通知的方式,找到了門邊的鑰匙盒,輸入密碼後取車房屋的鑰匙。而車庫的遙控器則是放在房屋內,我們先將車子停好,然後進行房屋空間與設備的探索。
一開始在 Airbnb 上,我一直很好奇三間房間的分佈方式,這棟房子是三層的建築物,一樓的一半(左側)是車庫,另一半(右側)是另外的住家,我們剛到時還有跟樓下的住戶打了招呼,小聊了一下。
我們這一棟是 30B,小孩剛來時還搞錯邊,結果去按 30A 的電鈴,隔壁鄰居還出來開門看是怎麼一回事。在居住期間看過隔壁鄰居兩次,第一次是按錯電鈴,女主人出來開門。第二次是停車時遇到男主人也剛好帶小孩回家。但跟鄰居間沒有太多互動就是。
房屋的大門位在二樓,一進去就是三間房間跟洗衣室。三間房間有兩間有湖景,主臥有自己的衛浴間,有獨立的淋浴設備。公用的衛浴間則有大型的浴缸,對於我們四個人來說,空間是相當好使用的。
三樓則是餐廳、廚房、以及客廳。餐廳跟廚房是透過一個中島隔開來,基本上算是同一個空間。而餐廳外面還有獨立的陽台,有戶外沙發跟 BBQ 的設備。因為是冬天的關係,所以戶外區都用防水布蓋著,我們也沒有特別掀開來使用,因為戶外真的好冷。
客廳的空間很大,鋪著厚厚的地毯,加上暖氣很足,在這裡活動非常舒服。窗外望出去就是 Wakatipu 湖的景色,真的很美。不論是清晨、傍晚、陰天、雨天、或是半夜星空下,景色都有各自的風情。
出發之前,我一直在糾結這回要攜帶的攝影器材有哪些。主要是因為攝影器材都是隨身,但航空公司有隨身行李七公斤的限制,不管怎麼帶,都一定超過七公斤啊!(之前在澳洲有次很嚴格,最後只好把所有設備背在身上,不放包包裡,反正包包就是不能超過七公斤)
出發的前一晚,決定少帶一顆定焦鏡,但出發的前一刻,拿出了單筒鏡頭包,包裝好之後放進小孩的背包裡,讓小孩幫我分攤重量。當時朋友因為我的糾結,還笑我說被器材給制約了。但想說遠遠出門一趟,沒帶應該會後悔。
回到台灣之後,才花了點時間開始清點單眼所拍的照片,老婆語重心長的說,還好有帶單眼出門,背的重一點是值得的,下回麻煩還要繼續背哦!我發現,設備的種類增加之後,肯定會改變拍攝型態,同時也會重新分配不同設備拍攝的數量。這一回多數的照片,大約有七成,是 iPhone 跟 Osmo Pocket 拍攝的。其餘的三成才是用單眼拍攝的。
有些題材、場景,跟我想要記錄的主題,透過手機或是 Osmo Pocket 真的拍不出來。例如長鏡頭的場景壓縮感,或是風景照中的畫面細緻度,設備就是有差,這一點難以否認。待在皇后鎮的最後一晚,拖著疲累的身體,硬是在寒風刺骨的負二度,拍了一小時的星夜。原本以為 XE1 應該是 OK 的,但可能沒搭配快門線,效果很差。反倒已經很年長的 D700 還寶刀未老。
Fifteen(Sleek contemporary design above Lake Wakatipa)
說回廚房的設備,這邊提供全套的廚房設備,數量真的超齊全。舉凡電鍋、微波爐、烤箱、洗碗機、冰箱、烤麵包機、Nespresso 膠囊咖啡機、電動打奶泡器、電子秤、電熱壺(快煮壺)、法式濾壓壺、泡茶壺、鍋碗瓢盆、刀具、調味料、洗碗精......應有盡有。
我還從台灣帶了 Bialetti Brikka 的摩卡壺來,結果因為電磁爐的關係,完全派不上用場,就連手動打奶泡器也都是白帶的。不過屋裡提供的洗碗用品,少了長刷,所以後來我們去超市買了一把,最後還帶回台灣繼續用。
這一回待在皇后鎮有九天的時間,在居住的地方也觀察到許多跟台灣不太一樣的東西。首先這棟屋子很暖和,在皇后鎮還是以木造結構的房子居多,這裡使用的窗戶是三層設計的,所以不論是在溫度保持、或是聲音阻隔上,效果都非常好。而他的門,除了可以拉開之外,還可以放倒下來,一開始還以為壞了。另外 220V 的電熱壺,煮水速度飛快,感覺水煮開只需要台灣的一半時間。
當地也有進行垃圾分類,垃圾袋都有個耳朵,打開來可以掛在對應尺寸的垃圾桶上,這個設計很便利。當地的鮮奶,瓶蓋下的保護膜多了一片便於拉開的薄膜,非常好開,希望台灣廠商也能引進。浴室的洩水坡度設計很好,去紐西蘭三次,住了超過二十間以上的旅店,這種洩水坡度似乎是制式的。除此之外,浴室裡掛毛巾的鋼管有電熱功能,毛巾乾的快,也很方便。
之所以鎖定公寓式或獨棟式的房屋,就是希望有全套廚房,以及洗衣、烘衣設備。住在這裡的這些天,我們就很努力的使用廚房,以及洗衣設備。出遊不比自家,待的時間不多,食材不能買太多,每天的食物、飲品都要規劃一下,才不會浪費。因為食材是無法做功德的(廚房清潔用品或一些生活備品,可以留給下一個住客)。
每晚讓小孩上床後,就開始洗衣服,整理廚房,跟整理菜單。是的,菜單也是要整理的。當然晚上等待晾衣服的時間,來點葡萄酒或啤酒,還有配個沒營養的節目也是一定要的。我總覺得居住在這樣的房子裡,更能貼近當地的生活。
我們居住的房子,就位在 Sainsbury Rd 上,從 Fernhill Rd 接到 Sainsbury Rd 時,剛好是一個大的彎坡,這個地點可以眺望 Lake Wakatipu,每一回開車經過這裡時,都會想要停車下來看一下風景。
老婆跟我說,這邊離住家走路才三分鐘,我可以挑清晨來這裡運動跟拍照。雖說如此,但冬季的皇后鎮,溫度有點低,加上每晚都在洗衣、晾衣,一早起來還要煮咖啡、做早餐,根本走不出家門去運動。幸好我們在某一天,終於有機會來這裡散步,看看不同於屋子裡望出去的風景。而這一天百年的蒸汽船 TSS 厄恩斯勞號(Twin Screw Steamer Earnslaw),剛好完成年度歲修,正在湖上試船。
下面的影片,是滑雪當天從住家開往滑雪場的路途,影片中可以看到清晨的皇后鎮,湖邊小鎮配合著住宅群點點燈光,以及未亮的天空,真的很美。
在居住的期間,我們跟兩位物業經理人 Melanie、Calvin 聯繫了多次,有回報屋子裡的一些小問題,也有要求要補一些備品給我們。有一天回家時,剛好遇到物業經理人之一的 Calvin,他剛好處理完我們的垃圾(將垃圾桶從車庫拉到主道路的路邊,然後再拉回),巧遇之後把備品補給我們。房客入住期間,屋主跟物業經理人是不會進入房屋的。
轉眼間,九天的時間一下就過了。對於這棟美麗的房屋,全家人都很滿意,強力推薦。行程當中,我分享了一些十一年的對比照片。我提到從度蜜月,到帶著小孩舊地重遊,感覺真的很奇妙。朋友說:然後小朋友長大自助來拍,說以前跟爸媽來......我們家小孩倒是有提到,以後要帶我們來,然後還要重複體驗某些活動。
最後一天退房時,我們將房屋還原為 Check In 時的樣子。同時邊錄影邊檢查有沒有東西遺漏了。回到台灣之後,我有一個 bitplay 大容量托特包怎麼都找不到,但看影片的確是有打包起來了,所以應該是在家裡的某一角吧!最後我又補買了一個。我發現每回找東西,看照片跟影片找線索很常見,所以完整的做記錄是一定要的。
最後,分享一下這趟去皇后鎮所整理出來的超市、餐廳、酒莊、景點、滑雪場......等 POI 資訊,有想造訪皇后鎮的朋友可以參考。
Credits:
Hsuanwei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