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瑪竇福音》- 12 Claudio Doglio督利奧神父是意大利人, 聖經學者, 米蘭神學院的教授, 寫作了不少關於聖經的書籍。

讓我們加深認識聖經

12. 瑪竇記載的耶穌的苦難、死亡與復活

每部福音的高潮部分都講述了耶穌的苦難、死亡與復活,所以,聖史瑪竇也把決定性的事件放在了他敘述的高潮。四部福音都用兩章的篇幅,講述了耶穌受難的故事。四部福音的這部分敘述都是相對應的,因為受難故事不可避免地是形成的第一個故事。它是宗徒講道的基礎。

對基督復活的宣告,引出了對其死亡的敘述:祂是怎麼死的,為什麼會死,有關祂的存在這一決定性事件的整個過程是怎樣的。因此,我們發現了相同的故事,儘管很明顯是以四種不同的思路敘述的;每一位聖史對這個故事有自己的見解。瑪竇首先強調了事件的影響,戲劇化地描述了這一系列迅速展開的事件。路加則以溫和的教學式語調講述這些事件,呈現了一位既被人民,也被父拋棄的無辜者。耶穌以良好的態度看著伯多祿,並使其改變;對那些殺害祂的人說寬恕的話語。若望探究其神學意義,展現了十字架的光榮;國王登上寶座,將眾人吸引至祂。

瑪竇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尊重傳統,只是在某些情況下有細微的差別,他用講授教理的語氣,來展現事件的意義。我們可以留意到瑪竇的這種教理講授式的細微差別,尤其是在耶穌被捕的那一段,當時,有位門徒拔劍攻擊那些來逮捕師傅的人。耶穌告訴他說:「把你的劍放回原處」,然後加了一句箴言,即,「凡持劍的,必死在劍下」。不要以暴制暴,這不是耶穌的方式。祂在「山中聖訓」中曾說:「不要抵抗惡人。」

現在,耶穌具體採取了這種態度,並且仍然明確指出:「你想我不能要求我父,即刻給我調動十二軍以上的天使嗎?」如果祂想反抗,祂將有十二軍以上的天使,而不僅是十二個門徒,其中一個是叛徒。「我可以,但我不想,我不想使用武力。我不選擇這些超自然的方法,我將自己置於暴力之下,為履行天主的計劃。如果我用暴力或天使來反抗,經上的話又如何應驗呢?」根據這一點,天主的方式必須是:謙卑和受苦,以良善和溫順回應邪惡。這是耶穌扭轉局面並拯救人類的方式。

這悲慘時刻的講道,是《瑪竇福音》的一個典型要素。這是一種綜合的教理講授,瑪竇將此呼召放在耶穌口中,其中體現了聖史教理講授的基本要素。

《瑪竇福音》另一個典型特徵是,維護了猶達斯這個角色。只有瑪竇在眾多事件中,講述了猶達斯看見耶穌被定罪後的反應,以及他自殺的悲劇。我們不能輕易理所當然地去看待猶達斯這個角色。很多時候,人們都在議論,這個人註定是一個悲劇角色,好像猶達斯必須做必要的事來實現天主的計劃。這完全是不正確的。

耶穌不是一個藏匿的逃犯,有人知道在哪裡可以找到祂。祂每天都在聖殿裡,因此,如果我們推理的話,我們會發現猶達斯的作用很小,他並不是逮捕耶穌的必要途徑;他只是為當時的聖殿權威秘密逮捕耶穌提供了便利,沒有人看見他們。在聖殿廣場逮捕祂可能會引起人們的不安,並引發騷亂。猶達斯不是因為經濟原因而背叛耶穌;不是對金錢的渴望促使他這樣做。他們許諾給他30「德納」。

一「德納」通常是一個工人一天的工資,因此,三十「德納」相當於一個月的平均工資。我們今天可以將30「德納」等同于500美元。朋友是不會被這樣一個數目出賣的。猶達斯為什麼要因這一小筆錢而交出耶穌呢?這背後可能還有別的原因。猶達斯跟隨耶穌,他與耶穌相連,他是祂的門徒。事實上,希臘文中使用的動詞不是「背叛」,而是「交出」。猶達斯不是叛徒,而是交出耶穌的人。這聽起來很不一樣。

我們習慣了動詞「背叛」,在理解上,我們也被背叛了。希臘動詞「paradídomi」,翻譯成拉丁文是「contract」,也就是「tradere」,它催生了商務英語「totrade」,即「交易」。「Tradere」是傳遞的意思,從一方傳到另一方。猶達斯為什麼要交出耶穌?我們找不到明確的指示。我們只能想像,但最有可能的是,對猶達斯而言,耶穌太慢、太溫和、太弱。猶達斯一定是想搶時間。他認為耶穌不會顯露自己……「祂不會讓人認識祂……祂不會反抗……你必須強迫祂說出自己的真實身份,這樣,那些權威才能認出祂,才會同意並推進解放工程。」

猶達斯可能認為他這樣做是在幫助實施天主的計劃,是為了一個好的目的。他以這種方式交出耶穌,使祂有機會與以色列的最高權威面談。他們肯定會相互理解,並達成共識,而這偉大的解放工程終將開始。當猶達斯意識到耶穌沒有顯露自己,沒有同意,並被判罪,甚至被帶到比拉多那裡被判死刑,他很悲痛……因為他是那個交出祂的人,並且,「猶達斯見祂已被判決,就後悔了,把那三十塊銀錢,退還給司祭長和長老,說:『我出賣了無辜的血,犯了罪了!』他們卻說:『這與我們何干?是你自己的事!』」

這部分報道是瑪竇的經典項目。聖殿司祭權威的反應顯示出精神上的狹隘。他們已經得到了他們想要的,他們利用猶達斯來襲擊而不被注意。良心的問題是猶達斯的問題,這些權威並不在乎,這就好像是在告訴猶達斯:「現在做你想做的吧;想怎麼解決就怎麼解決。」他們把他踢了出去;他們利用完他就把他扔了。可憐的猶達斯,當他看見事情並不如他所想,祂後悔了。他很懊悔,並承認自己犯了罪:「我出賣了無辜的血」,也就是說,「一個無辜的人已被你們判處死刑,你們要使其流血。對此,我有責任,但我不想這樣。」

猶達斯是一個想做自己事情的門徒,他跟隨耶穌,卻不聽從祂,還想要教祂做默西亞,並把某些東西強加於祂;他找到了展現負責行為的戲,但其實他並不想這樣……猶達斯最大的錯誤是,沒有相信天主的慈悲。「於是他把那些銀錢扔在聖所裡,就退了出來,上吊死了。」這是一場不相信天主慈悲的戲。無論如何,我們無法確定,甚至無法確定猶達斯是有罪的。他很可能已經接受了天主的慈悲,並釋懷了。

這是有關頑固的門徒的戲劇,其中人物和我們很像。猶達斯的背叛與許多基督徒的背叛很像,他們跟隨耶穌,卻想讓祂按照他們的意願行事;為了一個好的目的,要按照他們的方案、他們的口味去做。很不幸,他們想要支配並扭曲祂。這種嘗試總是戲劇性的,而且不成功。耶穌由比拉多定了罪,被帶到行刑地,被釘在十字架上,受在場群眾的侮辱和嘲弄,最後以一聲呼喊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厄裡、厄裡,肋瑪撒巴黑塔尼!」

因此,瑪竇以希伯來語提到了聖詠第22(21)篇的開始部分。它標誌著一個重要的聖經祈禱的開始。如果我們沒有考慮到這是一篇聖詠,一篇有許多主題的長篇聖詠,我們就會有以絕望來解讀耶穌這句話的危險:「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為什麼捨棄了我?」然後,就可能去反省拋棄的意義以及神學問題:天主怎能拋棄天主?但對我而言,這似乎不是理解此經文的最佳方式。

如果我們去重讀這整篇聖詠,我們就會意識到這是一篇滿懷信賴的非常美的祈禱。不僅如此,而且在這篇聖詠的第二部分,宣告了生命,宣告了天主對其僕人的應許,保證他能活下來,並且擁有子孫後代。這是一個充滿信賴的祈禱。

引述此聖詠的第一節經文,幫助聖史告訴讀者,耶穌以聖詠的話來祈禱,特別是這篇聖詠。從此篇經文中,耶穌摘取幾節經文作為祂的祈禱。耶穌用聖詠祈禱,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祂的祈禱由聖詠中的詩句組成。最後的呐喊是對聖詠中燃起的信賴的肯定。

有一節特別的經文是這樣說的:「尚在母懷時,你已是我的天主。」希伯來文是:「Eliatá」。「站在那裡的人中,有幾個聽見了就說:『這人呼喚厄裡亞呢!』」「Elí=我的天主」——「Atá=你」:「你是我的天主……」這是耶穌最後的呼喊。一個被遺棄卻充滿信心的呼喊:「無論如何,你是我的天主。」

但是,聽阿拉美語的人對這個詞的理解可能稍有不同。他們可能聽成了「Eli√°ta」。聽起來是同一個詞,但寫成阿拉美語,意思是:「厄裡亞,來吧。」這就是為什麼「站在那裡的人中,有幾個聽見了就說:『這人呼喚厄裡亞呢!』」「他們中遂有一個立即跑去,拿了海綿,浸滿了醋,綁在蘆葦上,遞給他喝。其餘的人說:『等一等,我們看,是否厄裡亞來救他!』」厄裡亞沒有來……這是最後的誤解。耶穌並沒有呼叫厄裡亞。耶穌信賴祂的天主,把自己的生命交在父的手中。

耶穌的死伴隨著末日的現象。三位聖史都指出了聖所的帳幔裂開,但瑪竇增加了:大地震動,岩石崩裂,墳墓自開,這些都是末世的徵兆。這是指世界的終結嗎?是的,這是一個隨著耶穌的死亡而結束的世界;一個終結,一個實現,一個翻轉,特別是大地震動,使墳墓都打開了,這是末日大災難的圖像。

「大災難(catastrophe)」的希臘文的意思是,我們改變主意所做的姿勢。事情從「這樣」變成了「那樣」。一場大災難使底下的被放到了上面。這是命運的翻轉。地震是一個被頻繁使用的末日標記,用以表明天主的干預。一切被顛覆了,它們不再和原來一樣。世界的結構被顛覆了,但是因為這結構是消極和腐敗的,所以顛覆意味著糾正和救贖。在記述復活時,聖史瑪竇同樣使用了地震的圖像。

我們不要忘記,聖史們都沒有敘述復活的時刻,而是記述了婦女和門徒到空墳墓的經歷。他們說了自己到空墳墓並與復活的那位相遇的經歷,但沒有提到復活的那一刻。在福音的最後一章第28章的開頭,瑪竇寫道:「安息日既過,一周的第一天,天快亮時,瑪利亞瑪達肋納和另一個瑪利亞來看墳墓。

忽然發生了大地震,因為上主的天使從天降來,上前把石頭滾開,坐在上面。祂的容貌好像閃電,祂的衣服潔白如雪。」這是一個對末日的描述,天使就像震動大地的閃電。這是瑪竇獨有的描述,為說明是天主從天上介入,並翻轉了一切。地震成為了「翻轉」的特徵。天主的天使滾開了石頭,這是邪惡的圖像,即死亡。就是這上面的石頭,掩藏了裡面的一切,這意味著有些東西死了,被埋了,一切都結束了。但是,來自天上的閃電震動了大地,移開了石頭,勝利的天使坐在上面;他坐在象徵死亡的標記之上。復活的基督與婦女和門徒相遇,並派遣他們往普天下去。

我們來到了「最終實現」。「天上地下的一切權柄都交給了我,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福音的結束,就是教會使命的開始。我們從這個結束開始,因為一切都從這裡開始。有了與復活的基督相遇的經驗,門徒們和瑪竇回到最初,記起所發生的事。他們把這事告訴我們,為使我們也成為祂的門徒。

聆聽福音,好好地理解福音,每一次都幫助我們在門徒這個維度上成長。我們蒙召向耶穌學習,學習耶穌這個人,從而真正成為祂的門徒。我真誠地希望,聆聽這些話語,閱讀這些經文,能真正幫助我們成為耶穌的門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