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高安東軍縱走 :「能高」指的是此山區最北邊的能高山;「安東軍」則是意味最南邊的安東軍山。此一段縱走路線有許多高山湖泊分佈, 也有最秀麗的草坡綿延,是中央山脈稜線上最美麗的一段。稜線上高山湖泊眾多,從白石池、萬里池一直到屯鹿池,是台灣高山稜線中,湖泊分布最密、最高的區域。而能高南峰到白石山、安東軍山這一段稜脊,也是台灣高山「最高隆起準平原面」地形最發達的地方,同時也是公認全台灣高山草原最漂亮的地方。由於這一段都是大草原與高山湖泊所構成的地形,自然台灣水鹿便是這裡的常客,尤其到了夜晚,在滿天星光的照耀下,水鹿成群結伴的在遼闊的草原上覓食,星空、水鹿、草原、湖泊構成了一幅幅感動的畫面,只有親自走一趟,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震撼! by 健行筆記
這條縱走路線, 從我想要開始高山縱走的時候就一直很想去, 但是因為全程都搭帳, 也幾乎都行走在稜線上, 天氣好不好非常重要, 趁上個月才去了趟大霸北稜鍛鍊, 現在季節剛入秋比較穩定, 就趕快排了這趟縱走行程, 因為行程都訂的很臨時, 看天氣好, 可以跟公司請假的時間就去, 能這樣配合的人只有我們兩個自己, 本來打算還是我們自己去, 但後來有招募到另外兩位夥伴(Scott & Amber), 也可以配合出發的時間, 於是我們四人小團體就成行了
最一開始預定的出發時間是 11/6~11/11, 但出發前天天看氣象預報資料, 在台灣下方有個颱風通過, 水氣很有可能搭配東北風影響到北部&東部, 7~8號的天氣相對不穩定,之後都是非常穩定的好天氣, 那兩天本來是安排上主峰跟南峰, 討論後就決定延一天出發, 整趟行程的前2天就算下雨也能接受
這次縱走天數比較長, 不想用GPS手錶紀錄, 要一直充電, 就請 Alfie 用手機 Hikingbook app記錄行程, 不知道為什麼用手機軟體紀錄的爬升都很誇張, 出發前有做功課, 看資深山友馬克分享, 實際上整趟能安的總爬升應該在5400多公尺, 總下降是 6000公尺, 總距離約 66公里, 以後還是乖乖用GPS手錶紀錄好了 呵呵~
D0: 台北->奧萬大遊客中心停車場
11/6 (週三) 下班後, 回家收拾背包, 開車前往南投奧萬大停車場, 在車上睡一晚, 隔天一早請馬蘭到奧萬大接我們四個上屯原(一趟車2500, 最多可以坐7人)
D1: 奧萬大->屯原登山口->天池山莊(宿)
今日步行時間: 5個半小時, 距離:約 13.5 公里
早上6點左右, 從奧萬大搭接駁司機的車, 到屯原大約要一個半小時
天池山莊 位於能高北峰西側的山坳避風處,轄屬林務局濁水溪事業區第27林班,行政區域位南投縣仁愛鄉精英村,海拔2,860公尺,幾經祝融與改建,目前依稀可見舊時駐在所建築的屋基遺址。由能高越嶺道及周遭群山組成的登山路線系統,在臺灣登山界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能高駐在所是天池山莊的前身,建於西元1918年9年,因為道路維修與遞送郵件的需求而設,是一棟外觀雅緻、設施齊全的檜木造日式建築,日治時期稱之為「能高檜木御殿」。當時日人在此配置警力,執行駐在所任務,並接待當時為了政治、軍事目的密集視察本區的高階將領。於1930年(昭和5年)在泰雅族,賽德克族所發動的霧社事件中遭到焚毀。霧社事件之後,日人於西元1931年重建檜木屋舍於原址,形制與尾上駐在所(雲海保線所)相同。民國後,因應台電東西向輸電線路需求,沿用為天池保線所,直到民國75年焚毀前一直是登山者最稱道的高山豪華住所。民國82年重建的天池山莊,因登山遊客的日益增加,遠超過山莊的容納量,並影響周邊環境,經審慎檢討後,林務局以綠建築設計概念,於民國100年在原址重建。嶄新的天池山莊,實現高山環保節能之理想目標,同時兼具生態環保、森林護管等多功能使用,無論是晨望朝陽、午觀雲湧、夕賞餘暉、晚聚誼情等,將會是登山者眾多美好回憶的所在! by 天池山莊網頁
續行往電塔, 卡賀爾山的方向前進, 這裡開始需要鑽一些比人高的箭竹緩坡
離開卡賀爾山往能高主峰的路, 也是有幾個假山頭, 一路都是美麗箭竹草坡, 偶兒鑽點箭竹, 也有爬小石瀑陡上, 登頂前最後的坡也蠻陡, 這個時候天氣比早上更好了, 回想起來, 氣象局的數值預報資料蠻準的, 我們這六天縱走, 只有這天還看的到雲, 之後幾天的天氣更好了, 連下午都沒有起霧, 會被曬成人乾的那種
看之前山友的網誌寫 , 有人覺得這一天從天池經過卡賀爾山過能高主峰再下到大陸池是最硬的一天, 但我實際走起來還好, 因為風景太美麗, 可以一直拍照就不覺得太辛苦(南峰還是讓我比較印象深刻)
13:45 抵達能高南主峰
能高山別稱能高主山、能高山主峰,位於臺灣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與南投縣仁愛鄉精英村之間,為台灣知名山峰,也是台灣百岳之一。能高山高3,262公尺,屬於中央山脈,位置約在台灣中部,南方有能高山南峰,北邊連接南華山及奇萊南峰。能高山特色為高聳,頂峰遍布草原。日治時期興建通路,相較其他百岳,該山的攀登歷史頗早。因山名中均有「高」字,與第1高山─新高山(玉山)、第2高山─次高山(雪山)並稱「台灣三高」。但能高山高度在臺灣排名第62名,較前兩者矮了超過 500公尺。
由於我們大休息的次數少, 雖然都是慢慢走, 但還是不小心追上了前面那隊, 他們前段班還在主峰山頂休息, 整隊有10人, 所以 怎麼拍都是別人的背包 = =
葉大哥很好心, 告訴我們大陸池營地不大, 又不避風, 我們人少其實可以選擇在近一點的台灣池紮營, 但是由於我們還是比較想喝活水(大陸池附近下切有活水可取)所以最後還是選擇在大陸池附近扎營
等前隊慢慢離開山頂後, 再換我們拍拍主峰周圍的景色
離開主峰之後 , 要繼續前往今日預定的過夜地點 (大陸池營地), 要從主峰海拔3262M, 下切到 3000M左右, 雖然是一路下坡, 但也有一些小起伏, 畢竟山稜線不可能是平的嘛...
15:30 左右我們抵達了大陸池營地, 但是池子週圍都已有人搭帳, 我們只好再往前推一點點, 找到一個海景第一排的小營位, 大約只能搭2~3帳
確定營地之後, 開始分工合作, 我跟 Scott 負責下切山澗取水, Alfie 跟 Amber 負責搭帳篷, 這時候風真的好大, 帳篷一定要抓好否則就被吹下山谷了(大陸池周圍的確很不避風 >"<)
取完水也搭完帳之後, 大家冷到無法在外面多待一秒鐘, 就各自躲進帳篷裏面燒水喝熱水, 我們就開始準備煮白米飯
大約晚上7點多之後, 才感覺到風變小, 外出尿尿給水鹿的同時, 也拍了帳篷夜景, 帳篷旁還有雲海, 這幾天的滿月都非常亮, 在帳棚裡面會覺得有人沒關燈
D3: 大陸池營地->能高南峰->光頭山->白石池(宿)
今日步行時間: 9 個半小時, 距離: 約 8.5 公里
今天也是要走比較久的一天, 所以我們預計5點半出發, 後來因為我跟Alfie 睡太晚, 收裝備動作比較慢, 拖到5點50才出發
因為等下會走很陡下的陡下, 下到你認為這座山是白爬了, 所以要好好大休吃飽飽
經過光頭山大草原的路途真的很夢幻, 走在從上面看不到路徑的箭竹草原中, 人走過去草會分開, 經過之後草又會自動合起來, 從上面看不到底下的路徑, 但是把草撥開就能清楚看到底下的路徑, 這段路搭配陽光走起來好像要靈魂出竅了(這是天堂嗎?還是因為走一整天已經開始恍神)
隔天是排的最輕鬆的行程, 只要從白石池走到屯鹿池而已, 所以我們打算睡到飽, 再慢慢收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