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 Static Version
Loading

能高安東軍縱走(上) 2019.11.7~11.9

能高安東軍縱走 :「能高」指的是此山區最北邊的能高山;「安東軍」則是意味最南邊的安東軍山。此一段縱走路線有許多高山湖泊分佈, 也有最秀麗的草坡綿延,是中央山脈稜線上最美麗的一段。稜線上高山湖泊眾多,從白石池、萬里池一直到屯鹿池,是台灣高山稜線中,湖泊分布最密、最高的區域。而能高南峰到白石山、安東軍山這一段稜脊,也是台灣高山「最高隆起準平原面」地形最發達的地方,同時也是公認全台灣高山草原最漂亮的地方。由於這一段都是大草原與高山湖泊所構成的地形,自然台灣水鹿便是這裡的常客,尤其到了夜晚,在滿天星光的照耀下,水鹿成群結伴的在遼闊的草原上覓食,星空、水鹿、草原、湖泊構成了一幅幅感動的畫面,只有親自走一趟,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震撼! by 健行筆記

這條縱走路線, 從我想要開始高山縱走的時候就一直很想去, 但是因為全程都搭帳, 也幾乎都行走在稜線上, 天氣好不好非常重要, 趁上個月才去了趟大霸北稜鍛鍊, 現在季節剛入秋比較穩定, 就趕快排了這趟縱走行程, 因為行程都訂的很臨時, 看天氣好, 可以跟公司請假的時間就去, 能這樣配合的人只有我們兩個自己, 本來打算還是我們自己去, 但後來有招募到另外兩位夥伴(Scott & Amber), 也可以配合出發的時間, 於是我們四人小團體就成行了

最一開始預定的出發時間是 11/6~11/11, 但出發前天天看氣象預報資料, 在台灣下方有個颱風通過, 水氣很有可能搭配東北風影響到北部&東部, 7~8號的天氣相對不穩定,之後都是非常穩定的好天氣, 那兩天本來是安排上主峰跟南峰, 討論後就決定延一天出發, 整趟行程的前2天就算下雨也能接受

這次縱走天數比較長, 不想用GPS手錶紀錄, 要一直充電, 就請 Alfie 用手機 Hikingbook app記錄行程, 不知道為什麼用手機軟體紀錄的爬升都很誇張, 出發前有做功課, 看資深山友馬克分享, 實際上整趟能安的總爬升應該在5400多公尺, 總下降是 6000公尺, 總距離約 66公里, 以後還是乖乖用GPS手錶紀錄好了 呵呵~

這趟總走的航跡紀錄
高度圖

D0: 台北->奧萬大遊客中心停車場

11/6 (週三) 下班後, 回家收拾背包, 開車前往南投奧萬大停車場, 在車上睡一晚, 隔天一早請馬蘭到奧萬大接我們四個上屯原(一趟車2500, 最多可以坐7人)

D1: 奧萬大->屯原登山口->天池山莊(宿)

今日步行時間: 5個半小時, 距離:約 13.5 公里

早上6點左右, 從奧萬大搭接駁司機的車, 到屯原大約要一個半小時

8:15 屯原登山口出發
今天的雲看起來就是高空風蠻大的 但是天氣比預期的好很多
Scott 一路邊走邊吃野果 也分我一顆小紅桑 果真酸甜好吃
土地公廟 祈求縱走順利
雲海保線所望向卡賀爾山

9:43 抵達雲海保線所 , 休息吃點心

Amber & Scott 第一次百岳長天數縱走 (上一次是去年的南湖)
該休息的時候就會認真休息 所以就直接躺草地了!
在雲海保線所公園野餐的概念
往天池山莊路上 知名的一段大崩壁
一路上都能清楚看見明天的要爬的山頭 (卡賀爾山與能高主峰)
另一種可以食用的果子 也好好吃 (scott說可以吃我才敢吃)
感覺快到天池山莊了喔! 這段路真的起伏不大, 只是要走十幾KM
五星級山屋天池山莊露臉了

13:15 抵達能高瀑布的吊橋, 因為時間還早, 今天只到天池耍廢而已, 有大把時間, 我們就把背包放到吊橋旁, 下去能高瀑布旁邊去喝熱茶吃點心

近看這個水質真是不得了阿
超清澈 還是碧綠色
Tea time
從瀑布那看到野狼補給正騎過吊橋要到天池山莊
能高瀑布的吊橋
上到吊橋後 還看到了反射的彩虹
層層山鑾
能高瀑布溪谷

在瀑布旁玩了許久才離開, 過了吊橋後馬上就要到天池了

14:25 抵達天池山莊 (天池山莊 與 卡賀爾山 & 能高主峰)
這時間抵達天池的人不多 難得拍到空曠的天池山莊一樓
日式風格的天池山莊
天池山莊 位於能高北峰西側的山坳避風處,轄屬林務局濁水溪事業區第27林班,行政區域位南投縣仁愛鄉精英村,海拔2,860公尺,幾經祝融與改建,目前依稀可見舊時駐在所建築的屋基遺址。由能高越嶺道及周遭群山組成的登山路線系統,在臺灣登山界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能高駐在所是天池山莊的前身,建於西元1918年9年,因為道路維修與遞送郵件的需求而設,是一棟外觀雅緻、設施齊全的檜木造日式建築,日治時期稱之為「能高檜木御殿」。當時日人在此配置警力,執行駐在所任務,並接待當時為了政治、軍事目的密集視察本區的高階將領。於1930年(昭和5年)在泰雅族,賽德克族所發動的霧社事件中遭到焚毀。霧社事件之後,日人於西元1931年重建檜木屋舍於原址,形制與尾上駐在所(雲海保線所)相同。民國後,因應台電東西向輸電線路需求,沿用為天池保線所,直到民國75年焚毀前一直是登山者最稱道的高山豪華住所。民國82年重建的天池山莊,因登山遊客的日益增加,遠超過山莊的容納量,並影響周邊環境,經審慎檢討後,林務局以綠建築設計概念,於民國100年在原址重建。嶄新的天池山莊,實現高山環保節能之理想目標,同時兼具生態環保、森林護管等多功能使用,無論是晨望朝陽、午觀雲湧、夕賞餘暉、晚聚誼情等,將會是登山者眾多美好回憶的所在! by 天池山莊網頁
時間還早 我們就在天池外門廊曬太陽 按摩收操
傍晚時分 卡賀爾與主峰已經被過山的雲霧蓋住了
17:09 夕陽西下

這一天山屋是客滿的, 但我們有訂到營位, 本來以為今天會下雨, 所以也不打算開自己的帳篷, 不想一開始就背濕帳, 所以事先跟協作訂了帳篷(一人100元), 協作給了一個很可愛的超大Tent, 哪知道後來一滴雨都沒飄, 真的很幸運

協作的大帳篷 四個人睡一帳 還是很寬敞

D2: 天池山莊->光批八表->卡賀爾山->能高主峰->大陸池營地(宿)

今日步行時間: 7個半小時, 距離: 約 9.5 公里

6:42 出發前, 看到本來在凌晨全被雲霧蓋住的山頭, 現在都露了臉

好棒的天空 看來今天天氣也不差喔
從天池山莊到光批八表都是平緩路, 沒有上坡
可以看到清境農場那裡
7:58 抵達光批八表

續行往電塔, 卡賀爾山的方向前進, 這裡開始需要鑽一些比人高的箭竹緩坡

(左) 望向東部的溪谷 (中) 有一小段路的芒草有被整理 (右) 望向卡賀爾山
這裡的箭竹其實 沒有比大霸北稜可怕 所以走起來很OK

爬到一個小坡上後, 往回看, 可以看到東部跟西部的天氣差異, 東邊滿滿的雲, 西邊一片雲都沒有

箭竹草坡
繼續走 以為這個山頭就是卡賀爾山 結果根本不是
8:49 抵電塔 (有些能安隊伍第一天就會走到這裡搭營)
這顆石頭很像山神的側臉
這裡有一段路比較陡 路要仰頭看 揹重裝爬這種路比較辛苦 需要手扶石頭j往上爬
左右差異很大的景色
前方繼續緩上坡
回望來時路, 看到了東電西送的台電電塔
前方卡賀爾山已經有人在上面了
遠眺早上出發的天池山莊 被群山包圍
還有不確定是不是能高瀑布的瀑布
10:54 抵卡賀爾山與能高主峰的叉路, 丟大包上卡賀爾山
10:58 登卡賀爾山 能高南峰(左) 能高主峰(右)
登頂照來一張
Scott , Amber 懂曬二人組 看到吸收陽光的好位置又躺了一會

離開卡賀爾山往能高主峰的路, 也是有幾個假山頭, 一路都是美麗箭竹草坡, 偶兒鑽點箭竹, 也有爬小石瀑陡上, 登頂前最後的坡也蠻陡, 這個時候天氣比早上更好了, 回想起來, 氣象局的數值預報資料蠻準的, 我們這六天縱走, 只有這天還看的到雲, 之後幾天的天氣更好了, 連下午都沒有起霧, 會被曬成人乾的那種

前往主峰路上 前方是一個鳥嘴石
鳥嘴大石頭
近看長這樣
這裡的岩石結構很特別
石瀑往上
看到主峰山腳下有一處看起來超美麗的地方 但是似乎沒人會下去(要陡下百公尺吧)

看之前山友的網誌寫 , 有人覺得這一天從天池經過卡賀爾山過能高主峰再下到大陸池是最硬的一天, 但我實際走起來還好, 因為風景太美麗, 可以一直拍照就不覺得太辛苦(南峰還是讓我比較印象深刻)

過了卡賀爾山 一路陡上也蠻多的
仰頭往上爬
爬石頭路
好不容易爬到一個看起來應該是最高的山頂, 卻發現 這個還不是主峰, 主峰還在前面啦
那只好再休息一下, 順便回望來時路, 東邊又是積滿滿大雲海
繼續前往主峰
上主峰前的一段陡坡 這時候我們又混到了前隊的後段班

13:45 抵達能高南主峰

能高山別稱能高主山、能高山主峰,位於臺灣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與南投縣仁愛鄉精英村之間,為台灣知名山峰,也是台灣百岳之一。能高山高3,262公尺,屬於中央山脈,位置約在台灣中部,南方有能高山南峰,北邊連接南華山及奇萊南峰。能高山特色為高聳,頂峰遍布草原。日治時期興建通路,相較其他百岳,該山的攀登歷史頗早。因山名中均有「高」字,與第1高山─新高山(玉山)、第2高山─次高山(雪山)並稱「台灣三高」。但能高山高度在臺灣排名第62名,較前兩者矮了超過 500公尺。

由於我們大休息的次數少, 雖然都是慢慢走, 但還是不小心追上了前面那隊, 他們前段班還在主峰山頂休息, 整隊有10人, 所以 怎麼拍都是別人的背包 = =

前一團的領隊 葉大哥

葉大哥很好心, 告訴我們大陸池營地不大, 又不避風, 我們人少其實可以選擇在近一點的台灣池紮營, 但是由於我們還是比較想喝活水(大陸池附近下切有活水可取)所以最後還是選擇在大陸池附近扎營

等前隊慢慢離開山頂後, 再換我們拍拍主峰周圍的景色

登頂照 (後方是能高南峰 十峻之一 不太好惹)
周圍的山頭都是雲海 美極了

離開主峰之後 , 要繼續前往今日預定的過夜地點 (大陸池營地), 要從主峰海拔3262M, 下切到 3000M左右, 雖然是一路下坡, 但也有一些小起伏, 畢竟山稜線不可能是平的嘛...

繼續前往大陸池 , 途經能高廢棄山屋(只剩鐵架) 一路上都看的到跟牆搬巨大南峰在左邊
大陸池營地就在前方山坳處
過了主峰的這段路景色太美了, 還有很多芒草坡, 所以我們一直停下來拍照
這個季節的景色很金黃

15:30 左右我們抵達了大陸池營地, 但是池子週圍都已有人搭帳, 我們只好再往前推一點點, 找到一個海景第一排的小營位, 大約只能搭2~3帳

確定營地之後, 開始分工合作, 我跟 Scott 負責下切山澗取水, Alfie 跟 Amber 負責搭帳篷, 這時候風真的好大, 帳篷一定要抓好否則就被吹下山谷了(大陸池周圍的確很不避風 >"<)

取水回來後 繼續幫忙弄外帳 風寒效應快把大家冷死了
營地另一面看出去就是雲海第一排 (緊鄰山谷)
Scott 的 MSR 3人帳 ( elixir 3 ) 空間超寬敞

取完水也搭完帳之後, 大家冷到無法在外面多待一秒鐘, 就各自躲進帳篷裏面燒水喝熱水, 我們就開始準備煮白米飯

今晚吃燒臘肉配白飯還有湯 (煮水神器燒水超方便! 縱走必備)

大約晚上7點多之後, 才感覺到風變小, 外出尿尿給水鹿的同時, 也拍了帳篷夜景, 帳篷旁還有雲海, 這幾天的滿月都非常亮, 在帳棚裡面會覺得有人沒關燈

帳棚旁山谷的雲海緩緩飄起
海拔 3000M 都是晴朗的天空

D3: 大陸池營地->能高南峰->光頭山->白石池(宿)

今日步行時間: 9 個半小時, 距離: 約 8.5 公里

今天也是要走比較久的一天, 所以我們預計5點半出發, 後來因為我跟Alfie 睡太晚, 收裝備動作比較慢, 拖到5點50才出發

快日出了 在南峰背後的光超美的
今天是唯一有戴著頭燈走的早晨(也只戴了幾十分鐘)
前往十峻 能高南峰
要先翻過眼前這道牆 往右稜線走 才會到南峰
開始陡上 這段陡上很久
有點靠近了喔 看看前方小人的比例
這段路抬頭只能看到土坡 OR 隊友屁股
這種有踩點有拉繩的還算很好走的哩

這段路我覺得應該是整趟能安最陡上的路段, 有幾個陡坡落差大, 沒拉繩, 旁邊的箭竹都枯掉了, 腿短的我真的很難爬, 幾乎要用跪爬的(手指要插在土裡抓這樣...)

有多陡 看我的腳 & 底下正在爬的人
比我們早出發的隊伍 也正在辛苦的爬著

經過這段很陡稱為能高南峰南嶺的山頭之後, 到制高點休息, 這裡有4G , 所以大家都在這裡滑手機, 但是風真的太大太冷也停不久

南峰南嶺高點展望
(左)東邊一樣滿滿雲海 (中) 前方高高的山頭才是南峰 , 還有好幾個上下 (右) 有4G可以用
繼續往南峰前進吧
芒草 & 雲海
經過幾個小上下 終於來到最後一個山頭

9:20 抵達三叉路口 , 這裡可放重裝, 然後取左登上南峰山頭

後面的隊伍也陸續到了 三叉路口
能高山南峰,又稱能高南峰,位於臺灣花蓮縣秀林鄉文蘭村與南投縣仁愛鄉親愛村之間,屬中央山脈,標高3,349公尺,為台灣百岳名山的「十峻」之一,能高山系的最高峰
9:30 登能高南峰
山頂 全景圖
能高南峰展望 可以看到之後要去的白石池草原

因為等下會走很陡下的陡下, 下到你認為這座山是白爬了, 所以要好好大休吃飽飽

Scott 展示舞者好軟Q的筋骨
看不膩的雲海照
10:20 啟程 繼續前往 光頭山

這邊要陡下切200多M , 到一個鞍部之後再往上爬 150M 才會接到光頭山前的一個假山頭草坡

陡下中
又見芒草一波波
還沒下到最底部
陡陡陡
下到鞍部之後 發現這裡就是能高南鞍營地 (別團的協作們 已經休息完繼續上路)

接下來要爬 150M 左右到光頭山大草原前的一個假山頭, 然後再下到一個鞍部(感覺前面是白爬的)

從能高南峰鞍部往後看, 剛剛從南峰下來的路
繼續爬假山頭
金黃色的秋芒一路伴隨
回望最後面那座是能高南峰
從假山頭望向前方是光頭山那片草原

經過光頭山大草原的路途真的很夢幻, 走在從上面看不到路徑的箭竹草原中, 人走過去草會分開, 經過之後草又會自動合起來, 從上面看不到底下的路徑, 但是把草撥開就能清楚看到底下的路徑, 這段路搭配陽光走起來好像要靈魂出竅了(這是天堂嗎?還是因為走一整天已經開始恍神)

再從假山頭下去
一整片乾枯掉的箭竹 夏天來肯定不是長這樣
一望無際的大草原, 真的無法想像盡頭是一個大斷崖
神奇的路標又出現了
14:40 抵達光頭山三角點, 就像很多爬過的人所說的, 沒有特別爬上一個山頭, 很像是路過的一顆百岳
Alfie 站的地方就是光頭山三角點
光頭山又稱知亞干山,位於臺灣花蓮縣秀林鄉文蘭村與南投縣仁愛鄉親愛村之間, 為台灣知名山峰,也是台灣百岳之一,排名第95。光頭山高達3,059公尺,屬於中央山脈。光頭山附近接連白石山、能高山南峰等山。
不下背包直接拍了

過了三角點, 馬上就到了知名的光頭山斷崖崩壁

前面就是大斷崖 從這邊可以看到今晚要住的白石池
從上面往下看 還看不到底 是真的蠻垂直的
Scott 眉頭沒有一皺 就說 那我先下! 就衝了(羨慕手長腳長的人啊)
背重裝下這個還是要小心 中間有一小段踩點比較少

Amber 走第二 , 我走第三個, Alfie 最後 (他看到這個斷崖已經有點緊張), 腿長的人就是不一樣, 三兩下就下去, 看起來似乎沒有難度, 我走的時候也是覺得看起來比走起來難, 跟品田V斷感覺有點像, 只是垂直距離較短, 踩點比較破碎

Alfie 是最後一個下來的 他表現很好 雖然害怕 但是也很順利穩定的走完這段
走完光頭山斷崖 , 白石池越來越近了喔
前往白石池的風景也好漂亮 忍不住一直拍不停

16:10 抵達白石池營地, 沿路有看到幾個這樣乾枯的小池

應該是剛乾一陣子
乾一陣子 都經長出草了 看起來好好睡
布農登山隊協作

這趟一路上遇到的兩隊都是有請揹工協作, 只有我們是自理, 雖然他們有請揹工, 但我覺得背包也沒有小到哪裡去啊, 我們雖然全都自理, 但背包也都在 16~17KG 左右還算合理的範圍啦

協作大哥說, 草坡這裡會搭比較多, 他留了池邊第一排給我們, 那個營地只能搭兩帳, 剛好很適合我們

第一眼見到的白石池
太陽在這個角度 剛好在池中央
日落之前把帳篷搭好
從營地回望光頭山崩壁 正有人在下崩壁 (肯定要摸黑到營地了)

太陽剛落過山頭, 天色尚未黑, 從帳篷裡向外看, 就看到整圈池子有很多可愛的水鹿們探頭探腦

這天, 是行程中第一次親眼看到台灣水鹿, 而且好近, 親眼見到那麼多台灣水鹿, 真的挺震撼的, 也很感動

咦 有人進入我們的地盤
記得要交保護費喔
隨便看都是5~6隻
長睫毛好漂亮

隔天是排的最輕鬆的行程, 只要從白石池走到屯鹿池而已, 所以我們打算睡到飽, 再慢慢收帳

白石池鹿群
非常滿意的池邊第一排
用手機的夜拍功能拍的顆粒比較粗
天黑之後 帥氣公鹿登場
在 Scott 的MSR 美照中結束第三天的行程

下集待續...

NextPrevious